看名字像是沒劇情的單純視覺片,故而錯過了影院上映。事后才發現這片子劇情也很不錯。
尤其體現在價值觀表達、人物塑造、邏輯解釋和現實批判這幾個方面:
1、價值觀表達
其實一部電影,只要能表現出一個清晰明確的主旨(價值觀),就足以和辣雞片劃清界限了。
比如本片,就是一部以神話故事折射人物百態,詮釋正義價值觀的寓言電影。
神族、凡人、祈禱和回應、"來世之門"等概念——分別對應著現實社會中的——統治階層(官員),百姓、"為人民服務"(上訪)、社會福利等因素。
具體來說,它通過歷屆神族國王對"來世之門"的兩種統治(公正or自私),以及主角對于自身價值觀的思索成長,清晰表現了"責任至上、情感至上、金錢至上"三種觀念的激烈碰撞。
從哲學和心理學上講,這三者似乎分別代表了"本我""自我""超我"。
"本我"注重基本需求,追求自身的安全與舒適。劇中體現為"金錢(拜金、利益)"。
"自我"注重多元化的考慮,包括人際關系、自我肯定、和實現價值等。劇中體現為"情感"。
"超我"注重整體,關心超出自身以外的世界。劇中體現為"責任心"。
劇中的"來世之門",象征著神族對每一個凡人的終極評價,以及對他最終歸屬的判決。
豐饒神統治期間,人們不論貧富,只要"慷慨",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歸宿。
荒漠神政變統治期間,人們的歸屬取決于"付錢"。無法賄賂官員的窮人只能下地獄。
而主角天神奪回王位后,則給出了更完善的標準:"努力、善舉、同情心和慷慨"。
由此我們得知,人的人格(精神境界、思想層次)并不是平等的。
其高下應體現在"追求自我實現"(責任心)更多還是"追逐利益"(拜金)更多。
權力落在高等者(如豐饒神和天神)手里,和落在低等者(如荒漠神)手中,有何種不同。
2、人物塑造
如果說上面這些內容已是陳詞濫調的話,那么主角天神的成長過程仍然值得一提。
塑造人物是影視創作最高層次的功力體現,尤其是心理和觀念動態成長的人物,格外動人。
天神的第一次成長,是凡人貝克拿著他失去的第一只眼睛跟他談條件。當被祖父太陽神責問為什么帶著一名凡人時,他回答道:"因為他敢跟我討價還價。"貝克雖然是一名小偷,但他為了救活自己的愛人,不僅勇闖皇宮竊取"權利之眼",還冒死和天神談條件,這令他欣賞。
天神的第二次成長,是被貝克質問:"你一心想著復仇,根本沒聽到我的祈禱。""我在墓穴里沒聽到……""是你根本不在聽!"作為一個有責任心的神族,最應該關心的,是王位?還是人民的安危??這一擲地有聲的盤問,深深觸動了天神的內心。
天神的第三次成長,是妻子愛神為了保全他的信譽而選擇犧牲自己。"我是愛神,如果我不幫他們,那我算什么?"沒錯,人生在世,無非為了完成各自的使命,實現自己的價值。否則,虛度一生有何意義?愛神用死詮釋了自己生命的意義。天神猛然驚醒:那么我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?僅僅是奪回王位和復仇嗎?
天神的最后突破,是貝克幫他奪回另一只眼睛扔給他時,自己卻從塔頂跌落。一個凡人尚且如此勇敢,自己空有一副神族的身軀,又豈能自私自利只求自保?當他看著自己一直想奪回的自己的"權利之眼"飛向自己時,突然猶豫了,并且很快,他做出了決定——暫時放棄這只眼睛,優先去救自己的同伴!
——全劇的震撼就在此時。以至于最后天神如何在獨眼的情況下成功變身、如何打敗看似逆天的反派,都反而不怎么重要了。
3、邏輯解釋和現實批判
當然,這些問題在邏輯上也并無大礙,基本都符合生活常識。甚至還有些現實批判的色彩。
比如:
1、關于心理暗示,以及主角為什么最后變身成功:
外人的誤傳和誤導,往往可以限制你自己的能力。實踐出真知。
2、關于輸贏,以及主角為什么前面打輸,最后卻能打贏:
使陰耍詐、掠奪他人之物為己所用,始終不如磨練自身來得可靠。
3、關于智慧,以及為什么睿智神會答錯謎題:
號稱無所不知的人,其實可能一無所知。或者說,智者千慮必有一失。
4、關于愛情,以及反派為什么不一開始就把主角殺死:
"你覺得荒漠神為什么放了你一條生路?她因為愛你才屈身于他,你卻要因此而懲罰她"
由此,《神戰:權力之眼》的故事看似陳舊,卻有創新;看似簡單,卻有深刻。之所以簡單,正是對舊元素的高度提煉,充分剝離了無關緊要的枝節,沒有廢話,沒有裝逼,更沒有低俗的搞笑……即使拋開驚艷的視覺特效不談,也算得上是一個言之有物的故事。相比半年后東施效顰的《向左傳奇》,生搬硬套強行賣腐的《盜墓筆記》(電影),以及6年前不知所云的同題材影片《諸神之戰》,拉開了不止一個檔次。
《神戰:權力之眼》,你看懂了么?
本站內容豐富,含散文、詩歌、影評、名言、語錄、作文、健康養生、歷史、笑話、故事、網名、段子、古文等等!歡迎大家把我們的網站介紹給更多的朋友,歡迎來隨便看看吧。
本站部分內容來源網友上傳,本站未必能一一鑒別其是否為公共版權或其版權歸屬,如果您認為侵犯您的權利,本站將表示非常抱歉!請您速聯系本站,本站一經核實,立即刪除。
刪文刪帖聯系【[email protected]】